創新普法形式,濟源方言普法短劇火了
河南手機報記者 王文潔
“宅基地是我們掏10萬元買的,簽的有合同,咋就違法了?”在濟源示范區承留鎮花田村的一處民房建設工地,一位女子把手里的鐵鍬扔到地上,雙手叉腰,大聲與工作人員爭辯,一旁站著她的丈夫。
“好,停!”導演話音剛落,四位演員立即松弛下來?!翱伤阃ㄟ^了?!?/p>
這是濟源方言普法短劇《宅基地買賣風波》的拍攝現場。
原來,當地有個普法劇攝制組,由村民自發組織而成,一部攝像機、一副三腳架、一個高桿話筒、幾位村民演員,是攝制組的主要構成。他們自編、自導、自演,用濟源方言演繹普法短劇。
這些普法短劇均取材于村民的日常生活,題材涉及反邪教、反電信詐騙、離婚糾紛、宅基地使用權等領域的20多部法律法規。
《宅基地買賣風波》講述的是村民孫建偉夫婦與鄰村韓超凡夫婦私自進行宅基地交易,后經人舉報,在當地司法所工作人員的教育幫助下,兩家人認識到私自買賣宅基地違法,卻因賠償問題產生糾紛,最終在司法所工作人員的調解下化解糾紛。
身邊人演身邊事,方言演繹看似土氣,實則接地氣,劇情幽默詼諧,受到當地百姓的好評,人們在歡聲笑語中學到了法律知識。
村民們不光看劇,還踴躍報名參演,如今演員隊伍已發展至40余人,其中有普通村民、在職教師、公職人員、退休老干部、老黨員。拍攝現場,不少圍觀村民也當起了群眾演員。村民們無償出演,只想在短劇中露露臉,過把演員癮,也為普法工作盡份力。
與此同時,濟源示范區黨工委依法治區辦秘書科科長姚建忠在為普法宣傳工作發愁,“普法宣傳很重要,但傳統普法方式效果欠佳,發完宣傳頁群眾回頭就扔,開法律講座來聽的人少……”
一次偶然機會,姚建忠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普法短劇《宅基地買賣風波》,幾經了解,他發現群眾愛看又愛演,普法效果好,應該給與支持。
濟源示范區司法局找到攝制組總策劃孫前進,鼓勵他拍好濟源方言普法劇,并給予攝制組部分資金補貼、法律顧問支持,還積極協調拍攝場地。
如今,攝制組在當地小有名氣,走到哪里都受到熱烈歡迎,當地醫院、村委會、公園、社區、農家院都成了攝制組的拍攝場地。
為啥在農村拍普法短???攝制組總策劃孫前進介紹說:“想通過一些鄉親們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作品,引導他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睂O前進是濟源市承留鎮人,喜歡攝影,他發現村民法治觀念不強,對傳統普法方式興致不高,男女老少都愛刷短視頻?!袄习傩障矚g啥就做啥,就拍普法短視頻?!?nbsp;孫前進與兩個哥們一拍即合。
截至目前,攝制組已完成拍攝《游走的騙局》《宴請風波》《賭注婚姻》《宅基地買賣風波》等20部普法短劇。這些作品通過抖音、微信公眾號、騰訊視頻等平臺傳播,點擊量高達數百萬。
普法短劇生動演繹“枯燥”的法律法規,接地氣,受歡迎,村民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宣講”,普法宣傳收到良好效果。
鄉村振興離不開法治建設。除濟源普法短劇外,我省各地還開展多種形式新穎的普法宣傳活動,例如,信陽改編法院版《孤勇者》;南陽方城縣將法治元素與戲曲文化相結合,創作詼諧幽默的小品《彩禮風波》、法治短劇《婆婆與媳婦》;安陽內黃縣用情景劇宣傳預防養老詐騙。全省各地通過豐富多彩的法治宣傳活動,推動法治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