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小縣城 為教育設了318名資助專員
河南手機報記者 閆文瑞
“兩年前孩子爸爸去世了,小孫子精神上一蹶不振,我們這個家也垮了?!苯衲陮⒔畾q的孩子奶奶張春青提起往事忍不住地哽咽道,“孩子的班主任得知我家的情況,第一時間幫我們申請各類補助,孩子也在她的影響下越來越自信,成績越來越好,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學校的領導和老師,感謝社會上所有幫助我們的人!我會好好把孩子養大,培養成才,將來好好報答國家!”
▲張春青 下湯鎮第三小學學生家長
像張春青奶奶的孫子一樣受資助的孩子還有很多。魯山縣是一個集深山區、水庫淹沒區、革命老區為一體的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2020年實現脫貧摘帽。近年來,魯山縣在學生資助工作中,開拓創新,建好“一支隊伍“”,上好“兩種課堂”,實施“三次排查”,做到“四個到位”,堅持扶貧扶志相結合,十年來累計資助貧困家庭學生39.79萬人次,補助資金2.5億元,生源地貸款5.1萬人次,發放貸款3.6億元,貧困學生資助做到了“應助盡助”、“應貸盡貸”,實現了各階段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保障了所有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輟學。
▲張鉛鋒,魯山縣教體局資助中心主任
特設318名資助專員 確?!皯M助、應貸盡貸”
“我們公開選拔了318名中小學資助中心主任,讓專業人員走進千家萬戶,保證‘應助盡助、應貸盡貸’”。根據魯山縣教體局資助中心主任張鉛鋒介紹,魯山縣在資助工作中自創《建檔立卡學生資助政策明白卡》、《教育扶貧三字經》、《生源地貸款三步曲》,將資助政策通俗易懂地進行宣傳。通過入村入戶排查,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活動,采取“區域排查與學校排查雙線聯動”、“信息共享與即查即改同步進行”的模式,存疑糾錯,查漏補缺,進一步確保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一個不漏,一個不錯”。
▲魯山縣資助工作中的自創資料
“扶貧扶志”提升層次 立德樹人受益終生
魯山縣主張以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實際訴求為出發點,圍繞“立德樹人”目標,突出扶智與扶志相結合,實現全方位育人。一方面,在貧困學生家中精心布置“成長樹“勵志墻”,由結對幫扶教師與貧困學生共同參與,用生動的語言和詳實的圖片記錄學生成長過程,激勵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倡導勵志感恩教育,發揮榜樣引領作用,舉辦受助大學生“感恩、勵志、誠信”征文比賽,以其親身經歷,鼓勵帶動貧困學生樹立信心,立志成才,實現“一人成才、全家脫貧”。實現物質幫扶和精神幫扶同步推進,確保資助效果的最大化。
▲魯山縣建檔立卡學生勵志墻
▲魯山縣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兵戰
魯山縣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兵戰在采訪中講到,“國家學生資助政策的實施,魯山受益匪淺,很多貧困山區孩子終于走出大山,圓了大學夢,近幾年我縣先后有51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每年都有近2000余名學生升入重點一本高校,為我縣實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