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眼界】讓5G“飛”入尋常百姓家
【大開眼界】
>>讓5G“飛”入尋常百姓家
5G是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新型基礎設施之一。那么,怎么理解5G?
“5G不是4G+1G”。5G不是4G的簡單升級。5G有三個能力——大帶寬能力,傳輸速率可達1G/S;大連接能力,每平方公里的連接數能到百萬級別;低時延能力,傳輸時延達到毫秒級別。這其中,除了大帶寬能力是對4G的升級之外,大連接和低時延都是4G所不具備的。
“4G是修路,5G是造城?!?G時代就是高速公路,主要是滿足用戶對大帶寬應用的需求,功能比較單一。5G時代,不論是家里各種電器的智能化,還是交通出行自動駕駛、城市管理、智慧社區,5G都能提供支持。
“5G不只是5G?!?G最大的特征就是萬物互聯,像一條線,把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珍珠”串成項鏈。此時,5G就不再單純是5G了,它與這些技術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5G會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哪些變化?在生活方面,空調、掃地機器人、汽車、冰箱等設備會越來越聰明,他們將擁有人工智能的大腦,通過5G網絡,還能相互“對話”;在內容消費方面,5G+4K+AR或許將為你提供全新的數字體驗,戴上AR頭盔,利用5G的大帶寬能力,即使你遠在云南小鎮,也能身臨其境地欣賞一場在北京的歌舞劇。在5G的低時延能力支持下,人們可以享受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在教育領域,北京、深圳的教師可以為西藏的孩子們上課,通過5G支持的全息投影,甚至能夠“親臨”教室現場。
走進5G時代,需要我們做一些準備。比如,擁有開放的思維,樂于并善于接納新事物、使用新應用。更多地,還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多思考如何使用5G,擁抱新技術,打開新生活。
〓導讀〓
●鄭州師范學院等7所高校發布復學通知
●全球已有6個國家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20萬
●全民營養周來了 健康在舌尖不負好“食”光
●冷眼旁觀:面對失利,中國航天人給我們上了一課
●行為手冊:劉敏濤用一記“白眼”秒殺女性中年危機
●天工開物:“全民戴口罩”是怎樣一步步普及的
●一周趣讀:宋代美學不僅“極簡”而已
●深度閱讀:知識“外賣”替代不了深度閱讀
★閱讀更多周刊精彩文章,歡迎訂閱《河南手機報》: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HNZB到10658000開通,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6到10655885開通,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6到106592066開通,資費3元/月。